水泥基高强无收缩(通用型、Ⅲ类)灌浆料 一、产品用途 本产品广泛用于新建和在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及各领域,并对新、旧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展示了它优良的特性及环保理念。依照GB/T50448《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》和GB50728《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应用安全性鉴定规范》的有关规定,水泥基灌浆料(通用型、Ⅲ类)产品,完全适用于各种基础、设备基础、钢结构柱脚底板及地脚螺栓等工程的浇筑和二次灌浆的需求。 二、产品特点 ? 早强、高强。在环境温度大于5℃条件下,*添加任何外加剂,一天可 达到C20以上强度等级; ? 良好的自流性。拌合物在自重的作用下,具有优良的流动性,不离析、不泌水; ? 微膨胀、无收缩。采用先进的膨胀机理及其复合膨胀理论,抵御了早、中、 后三阶段的各种收缩应力所产生的结构裂缝; ? 优异的耐久性。浇筑的结构体密实度高,具有抗渗透、抗油浸、防碳化及 防护钢筋锈蚀的作用,并对地脚螺栓的锚固赋予较高的握裹强度等级; ? 施工简便、环保。作业不受场地限制,机拌、手拌均可,**次环境 污染。 三、性能指标 ◆ 按一般工程的应用,本产品满足GB/T50448规定,技术指标如下: 检 测 项 目 通用型、Ⅲ类的性能指标 截锥流动度,mm 初始值 ≥ 290 30min保留值 ≥ 260 抗压强度,MPa (试件尺寸:40×40×160mm) 1d ≥ 20 3d ≥ 40 28d ≥ 60 竖向膨胀率,% 3h 0.1~3.5 24h-3h之差 0.02~0.5 氯离子含量,% <0.1 泌水率,% 0 ◆ 根据GB/T50448冬季施工的水泥基灌浆料,其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的规 定值: 检 测 项 目 通用型、Ⅲ类的性能指标 截锥流动度,mm 初始值 ≥ 290 竖向膨胀率,% 3h 0.1~3.5 24h-3h之差 0.02~0.5 抗压强度,MPa (试件尺寸:40×40×160mm) 1d ≥ 20 3d ≥ 40 28d ≥ 60 抗压强度,MPa (规定温度:-10℃) -1d ≥10 -3d ≥15 -7d+28d ≥60 氯离子含量,% <0.1 泌水率,% 0 注:冬施型灌浆料除满足上述规定值,并按GB/T50448规定,经计算其各 龄期的抗压强度比值,满足下表的规定: 规定温度,℃ 抗压强度比,% R-7 R-7+28 R-7+56 -5 ≥20 ≥80 ≥90 -10 ≥12 ◆ 用于结构加固工程的灌浆料,满足GB50728有关的技术指标规定详见如 下: 检 测 项 目 通用型、Ⅲ类的性能指标 大骨料粒径,mm ≤4.75 截锥流动度 初始值,mm ≥ 320 30min保留率,% ≥ 90 竖向膨胀率,% 3h ≥0.1 24h-3h之差 0.02~0.3 泌水率,% 0 倘若施工现场采用该种灌浆料按比例配制粗骨料灌浆料时,其安全性 能鉴定指标满足下面的规定: 检测项目 龄期,d 检验条件 指标值 抗压强度,MPa 1 采用边长100mm立方体试件,按GB/T50081规定进行检测 ≥20 3 ≥40 28 ≥60 劈裂抗拉强度,MPa 7 采用直径100mm圆柱形试件,按GB/T50081规定进行检测 ≥2.5 28 ≥3.5 抗折强度,MPa 7 采用100mm×100mm×400mm试件,按GB/T50081规定进行检测 ≥6.0 28 ≥9.0 与钢筋握裹强度,MPa 28 采用直径20mm光面钢筋,埋入浆体深度200mm,按DL/T5150规定进行检测 ≥5.0 对钢筋腐蚀作用 0(新拌浆料) 采用GB8076规定的试样和方法进行检测 无 耐施工负温作用能力(抗压强度比,%) -7+28 采用GB/T50448规定的养护和检测方法 ≥80 -7+56 ≥90 注:若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,经双方商定后,按约定供货。 四、施工方法 ● 施工前的准备 1. 按施工方案,准备相应的搅拌机具和器具;称量器具和计量器具;备 足施工中所用的辅助工具、材料及养护覆盖物; 2. 施工前24小时,搭建好浇筑现场的防风、防雨、防晒及防寒的设施; 浇筑的结合面进行技术处理后及模板进行浇水浸透; 3. 为了保证浇筑的连续性,应尽可能地减少材料的运输距离和搅拌与浇 筑点的距离; 4. 设备基础的浇筑必须按GB/T50448的规定进行;结构加固时,按浇筑 横断面的净尺寸确定灌浆料中大骨料粒径,采用高位漏斗法可提高 浆体的流动性及浇注体密实性; 5. 凡环境温度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5℃时,即为进入冬期施工,在 其条件下浇筑除了要满足GB/T50448的有关规定外,并应严格按JGJ 104《混凝土冬期施工规范》进行施工; 6. 产品进场后须进行复检合格后使用,搅拌时严禁掺入任何的外加剂及 外掺料。 ● 灌浆料的配制 1. 灌浆料拌和用水量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推荐用水量加入,搅拌 均匀即可。地脚栓锚固和栽埋钢筋施工,用水量可酌情减少;拌和用 水必须满足JGJ63《混凝土拌合用水》标准的要求,若选用非饮用水 时,必须提前进行性能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; 2. 倘若现场配制粗骨料灌浆料时,按其性能指标应满足GB/T50448的规定, 并依照确定的加水量进行配制灌浆料; 3. 采用机械搅拌或手持式搅拌器,搅拌时间不少于 3 分钟。采用人工搅 拌时,应先加入 2/3 的用水量拌和 5 分钟,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均 匀; 4. 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而定,以保证在40分钟以内将料用完; 5. 冬期施工时,可采取浇筑接触面预热,控制在10℃以上;搅拌用水可加 热不**过65℃,以控制浆体入模温度在10℃以上; 6. 夏季施工,浇筑接触面温度不得**过35℃,必须做好降温措施,确保浇 筑浆体的入模温度不**30℃。 ● 浇筑施工 1. 清除浇筑部位的明水及杂物,确认模板密封良好,在浇筑后24小时内, 避让临近震源以及动荷载波动的影响; 2. 为了消除搅拌时混入的气泡,应在搅拌后静置1~2分钟或采取两次折 倒浆料桶的方式进行排气。 3. 浇筑时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进行,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,以 利于过程中的排气,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。 4. 垂直浇筑时,布点高度不得**过2.5米,以避免浆料的离析。 5. 浇筑面积较大时,可采用灌浆助推器沿灌浆层底部推动浆料,以确保 灌浆层的匀质性。 6. 浇筑体积较长或较深时,或轨道长形基础,应采用分段、跳仓施工法 为宜,并根据结构尺寸设置伸缩缝,其间距应控制在10米以内。 7. 结构加固浇筑,应在高点设置浇筑孔,孔径应以满足灌浆料所含 大骨料粒径的3倍以上,为保证浇筑密实应设排气孔。 8. 浇筑一经开始,必须连续进行,不能间断,并尽可能缩短浇筑时间。 9. 设备基础浇筑完毕后 3~6 小时(即初凝后终凝前),沿设备边缘向外 切 45o斜角的削边处理并表面压光,以防止自由端产生裂缝。 ● 防护与养护 1. 浇筑后24~36小时内附近不得有任何震动源的存在及施加给浇注体任 何静荷载和动荷载,以避免影响灌注体的凝结和硬化及结构的危害。 2. 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,应立即施加塑料薄膜及湿草袋或岩棉被覆盖, 以达到保温保湿。 3. 拆模和养护的时间,应按GB/T50448标准中的规定,在内外温差大于 10℃时,不得浇水养护,以防裂缝的产生。 4. 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内,浇注体裸露面必须用塑料薄膜及覆盖物进行覆 裹,以促使强度的增长。 5. 冬季施工,养护措施应符合GB50204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》的有关规定。 6. 浇注体在养护期内,避免暴晒、穿堂风等恶劣环境对其的伤害。 7. 在条件不能满足养护要求时,其脱模后应立即涂刷混凝土养护剂。 ● 参考用量 每立方米的用量约为2200kg。 ● 包装贮存 采用复合牛皮纸袋包装,50公斤/袋,保质期6个月; 须贮存于通风干燥的室内,包装袋密闭,注意防潮、防冻。